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分析测试公共平台旨在以提高我校中医药研究水平、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这一目标为引领,服务社会、服务产业化需求为导向,聚焦中药材质量的理化检测;中药材及新药质量标准的建立;细胞培养、显微成像、细胞与分子功能检测、基因表达检测、蛋白表达检测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确立4个研究方向,支撑中药新药的开发和筛选、推动我校及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研究方向
1.中药材质量分析及检测
针对目前不同产区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农药毒害成分残留等问题,聚焦中药材有效成分及毒害成分的检测,利用平台中的仪器设备开发此类成分的程序化检测方法,加速中药新药开发的进程。
2.中药材及中药新药质量标准建立
针对一些中藏药的质量标准内容不够全面或缺失等问题,聚焦其质量标准的建立,建立开发较为全面的质量标准,推动中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3.中药药效功能研究
针对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发挥药理作用的特点,聚焦甄选中药发挥作用机制的有效化学成分、确定作用靶点和机制等问题,在临床药理和整体药理研究的基础上,评估中药药效和安全性,揭示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机制,加速新药的开发和筛选。
4.中药活性单体筛选
针对重要活性成分复杂等问题,聚焦中药活性成分的发现,可通过生物活性靶点“钩钓”等新技术,开发靶向性的中药活性成分。
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分析测试平台实验室现拥有面积930平方米,仪器设备151台套,总价值1433.98余万元。分析测试公共平台共有21间功能实验室;仪器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Thermo)、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红外光谱仪、电子扫描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全波长酶标仪、蛋白核酸分析仪、荧光显微镜、蛋白电泳仪、定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平台可以从事中药活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农残检测、中药质量标准制定、食品检测、化妆品检测;中药药效及安全性评价、治疗机制预测等工作。
分析测试公共平台共有研究人员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5人。 目前已建成一个以优秀中青年教师群体为核心的学科梯队,在中药检测、活性及安全性评价、新药研发等方面,均形成了有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科研团队。